
面对美国关税漫天要价的政策,中国跨境卖家应该如何应对呢?
中国跨境出口卖家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时,需采取灵活且多元化的策略以降低影响。以下是一些具体应对措施和建议:
一、市场多元化:分散风险
- 开拓新兴市场
- 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,转向欧洲(如德国、法国)、东南亚(如东南亚RCEP成员国)、中东(如阿联酋、沙特)、拉美(如巴西、墨西哥)等增长潜力大的市场。
- 关注区域贸易协定(如RCEP、非洲大陆自贸区)覆盖的国家,利用关税优惠。
- 布局跨境电商平台多站点
- 在亚马逊之外,拓展本地化平台(如欧洲的Allegro、东南亚的Lazada、拉美的Mercado Libre)。
- 利用TikTok Shop等新兴社交电商渠道触达年轻消费者。
二、供应链优化: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
- 生产端调整
- 转移产能:将部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(越南、印尼)或墨西哥等关税成本更低的地区,同时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。
- 近岸/友岸外包:在美国邻近国家(如墨西哥)建立组装厂,利用USMCA协定降低关税。
- 供应链弹性管理
- 与多国供应商合作,避免单一供应链依赖,例如分散原材料采购至印度、土耳其等地。
- 采用“小单快反”模式,降低库存风险,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。
三、产品策略升级:提高附加值
- 差异化与品牌化
- 从OEM转向ODM/OBM,开发独家设计、专利技术或环保认证的高溢价产品。
- 通过独立站(如Shopify/shopyy+DTC模式)建立品牌形象,积累用户数据,减少对平台的依赖。
- 优化产品结构
- 减少低利润、高关税敏感品类(如普通纺织品、塑料制品),转向智能家居、新能源配件等高附加值品类。
- 提供定制化服务(如个性化刻字、包装设计),增强客户粘性。
四、关税合规与政策利用
- 精准申报与分类
- 聘请专业清关公司,确保HS编码正确,避免因分类错误导致额外关税或罚款。
- 关注美国豁免清单(如部分医疗用品、机械零部件),申请关税排除。
- 利用自贸协定与中转策略
- 通过第三国(如墨西哥、马来西亚)中转加工,利用当地与美国自贸协定降低税率。
- 申请原产地证明(如中国-东盟原产地证),部分产品可能适用更低税率。
五、物流与库存策略调整
- 海外仓布局
- 在美国本土或墨西哥布局海外仓,缩短配送时间,规避部分关税风险(如利用“321条款”小额免税直邮)。
- 采用“中仓+多国卫星仓”模式,灵活调配库存。
- 物流渠道优化
- 对比空运、海运、中欧班列等成本,选择最佳组合。例如,高价值商品走空运+海外仓,低价值大件走海运。
- 与物流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运费,避免价格波动。
六、政策与资金支持
- 申请政府补贴
- 关注商务部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”政策,申请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、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等。
- 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跨境电商展会(如广交会跨境电商专区),获取资源对接。
- 汇率与金融工具
- 使用远期结汇、期权等工具对冲汇率风险。
-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金融产品(如亚马逊贷款、阿里巴巴国际站信用保障)缓解现金流压力。
七、长期战略:本地化与合规
- 本地化运营
- 在美国注册公司或合资企业,以“本土品牌”形象降低政策风险。
- 雇佣本地团队,处理税务、法务及消费者服务,提升合规性。
- ESG合规
- 符合美国ESG要求(如碳足迹认证、劳工标准),避免因环保或人权问题遭遇贸易壁垒。
- 通过可持续包装、绿色物流等提升品牌形象,契合欧美消费者偏好。
面对关税压力,卖家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,通过“市场分散+供应链重构+品牌升级”三管齐下,同时借助政策红利和数字化工具(如AI选品、大数据关税计算)提升抗风险能力。短期可侧重成本优化与合规避险,长期则需构建品牌壁垒和全球化供应链网络。
现阶段税收还是需要由买家来承担,可以做以下设置
一、shopyy1.0要怎么设置商品收税呢?我们来教学操作一下
选择要收税的商品,勾选收税开关

如果需要批量操作,可以批量筛选后,再批量编辑勾选商品收税,一次性可以100个商品的编辑



选择了要收税的商品后,就可以创建收税规则了

创建收税规则,选择要设置的国家,设置税率,可以批量同步至各个州

然后关联一下收税的商品分类

这样,前台买家下单的时候,就需要支付税费了

二,我们来看看 shopyy2.0要怎么设置收税
选择商品是否参加收税

如果需要批量设置商品收税,可以使用批量编辑,先筛选出需要编辑的商品。

然后批量设置,如果发现没有该项目,可以选择编辑表头

选择税收项目

勾选需要收税的商品

也可以使用批量编辑的插件,快速设置


接着我们来设置收税的方案,到税收设置栏目,选择新建税收方案

选择国家地区

选择地区的税收比例

选择关联商品,如果没有设置关联商品,则默认是开启税收的所有商品都收税

我们来看看前台效果
